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法治网!

当前所在:网站首页> 意见征求 >正文

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

时间:2021-03-03 作者: 来源:  

  以标准化建设,规范项目、设施建设、产品研发、服务质量等,整体提升一个地方质量水平的案例不胜枚举,其成功之道,充分说明了标准化建设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是甘肃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,要通过制定更加系统完善的标准体系,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,从而促进全省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重点应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:

  一、大力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

  这项工作已开展了多年,甘肃省敦煌市、张掖市已成功创建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。创建工作的实践证明,城市的历史文化品质显著提升,城市建设更加符合历史文化风貌;城市道路交通更加便捷舒适,各行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等。因此,创建工作是整体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量的有效举措之一。在创建工作中应关注几个方面问题。一是突出历史文化风貌。在总体按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,应研究制订《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建设标准》,做为城市规划的引导细则,在建设和创建工作中对照规范,使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风貌突出,城市文化品质体现出远程吸引力。二是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措施。建设和创建工作应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大保护意识,在城市建设的各方面、各环节、各场所等,都应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。应制定《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标准》,也做为城市规划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引导细则,对建设和创建进行规范,保护好城市的绿水青山。三是全面实施标准化服务。文化旅游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,直接关系远程文化交流、商务、旅游客源等的到访率。因此,在创建工作中,要统一组织城市交通、住宿餐饮、会展、演出、旅游、电信、邮政、金融、商业等行业,对照国家、行业、地方或企业标准,持续不断改进服务,使服务水平始终保持标准化水平,稳固城市文旅品质。

  二、以标准化为手段规范文旅项目建设

  “十四五”期间,甘肃省将有大量在建和投入运管的文旅项目,要确保这些项目有"生命力",应关注以下方面:一是文旅项目设计要突出历史文化风貌。这方面要做到位,必须有刚性要求,地方都应制定《文旅项目建设标准》,做为当地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引导细则,对文旅项目建设从概念、设计、建设、用材等各方面进行标准化引领和规范,使项目建设符合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、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,避免造成破坏性建设。二是文旅项目建设要对应市场需求。大部分文旅项目是以市场需求和收益为目标的,但对应市场需求方面还做的不够。因此,在认真调查选准市场方向后,项目概念、设计、建设、营销等都应树立标准化意识,这是与国际市场接轨、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重要方面之一,应予以高度关注。三是文旅项目运营要培育专业化队伍。文旅项目投入运营后,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,就是营销队伍的专业水准。项目单位在建设之前就要充分考虑所需各方面专业人员,通过标准化教育培训,引进专业人才,使全员符合项目运营需要。

  三、持续开展创建文旅经营单位标准化示范活动

  创建全国和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已开展多年,一批旅游经营单位创建成功,服务质量大幅提升,综合满意度较高,应持续推动开展创建活动。在实际工作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创建标准化示范单位要体现文旅融合的特点。在持续抓好旅游经营单位创建A级旅游景区、星级饭店、星级旅行社的基础上,鼓励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美术馆、演出场所等文化单位,依据国家、行业或地方标准等,开展创建活动,形成文旅融合、文旅共创、文旅提升的良好氛围。二是要带动文旅新业态参加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。各级文旅部门在部署创建标准化示范工作中,应将文旅新业态经营单位纳入创建行列,积极引导自驾游营地、乡村旅游经营场所、文化产业园区、专业博物馆、文创工作场所、会展服务场所等,依照或参考相关标准,大力开展创建达标活动,以此为基础,系统性、整体性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。三是协调带动相关经营单位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。民航、火车、长途客运、出租车、物流、电信、邮政、餐饮住宿等经营单位的服务水平,也直接关系文旅目的地形象。这方面在标准化示范城市方面有部署,但还不够,需要地方政府建立工作机制,明确各部门、各行业职责,加强督促检查,才能推进落实,以确保整体服务提升。

  四、以标准化为基础,打造冬春季文旅产品

  解决冬春季旅游市场客源淡的问题,需要立足资源优势,打造出具有远程吸引力的产品。黑龙江雪乡能够成功打破冬春季客源淡的问题,充分说明冬春季也有好产品,客源也会纷至沓来。解决好这一问题,应关注这几个方面:一是打造出冬春季景观产品。参照雪乡产品的成功经验,甘肃省完全具备资源条件,可充分利用大漠戈壁雪景、雪山冰川、黄土高原雪景、自然村落雪景、雾松景观、冬春天然牧场、民俗文化活动等,设计出冬春季观雪景产品,以标准化为手段,对自然景观以外游客所需的观景、购物、娱乐、民宿等进行基本规范后,开展产品的宣传和市场营销。二是打造一批专业冰雪旅游产品。在现有体验性滑雪场的基础上,选择冬季降雪条件好、地形符合要求、设施设备较为齐全的雪场,升级改造为标准化雪场,接待国内外滑雪赛事。有条件的地方,应在体育部门的指导下,打造标准化滑冰、冰球、冰壶等体育旅游产品,吸引有关赛事来甘肃省举办。三是打造一批冬春文创产品。引导文创经营单位,充分利用甘肃省冬春景观,组织国内外专业人员开展冬春黄河生态景观、祁连山冬景、黄土高原雪景、民俗村落雪景、甘南冬春季牧场等景观的美术等创作活动。充分利用甘肃省重点旅游城市冬春季会展场馆活动少的情况,与冬春季景观产品、冰雪产品、文创产品紧密结合,吸引国内外会展活动冬春季在甘肃省举办。充分利用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游客少、游览时间充足的特点,积极引导专业研学机构组织开展研学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,吸引专业客源在冬春季来甘肃省研学旅行。(作者系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孟兆辉)

友情链接:

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旅游文化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旅游文化法治网 lywhfz.org.cn 版权所有。
京ICP备07014598号-94
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5、010-53382908,监督电话:1851846985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06414697 通联QQ:12243689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