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法治网!

当前所在:网站首页> 媒体报道 >正文

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

时间:2024-12-24 作者:佚名 来源: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 

  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

  新庙庄遗址首次发现东亚旧石器时代“热处理石料”窑炉

  

  (记者龚正龙)12月22日,泥河湾2024年考古发掘项目论证验收会在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。记者从现场获悉,2024年,在新庙庄遗址5号地点揭露出一个罕见的“楔形细石核技术石器初级加工场”,为桑干河北岸虎头梁遗址群寻找到石器原料来源。其中,密集的石制品间保存完整的“热处理石料”窑炉是在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首次发现,生动呈现出距今1.8万至1.5万年前东方人类石器制造场景。

  新庙庄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南侧深山中。1986年发掘发现3000余件石制品,石器的第二步加工修理非常精致,有学者认为具有莫斯特技术风格。

  2022年以来发掘1至5号地点,确认六期遗存。2024年发掘的5号地点属于第六期,包含4至6三个自然层位。其中第6层的碳十四、光释光测年距今1.8万至1.5万年。该遗址揭露多层古人类活动面,发现7万余件石制品。该地点与旧新石器过渡时期的虎头梁遗址群隔桑干河而望,在石器技术上呈现出一致性,为探索华北旧新石器过渡时期古人类石料采集、加工、运输提供了重要资料。

  5号地点底部古人类活动面发现罕见的“热处理石料”窑炉,呈椭圆形,由几块砾石围绕砌成,石圈内有灰烬、红烧土等,推测为通过加热来改变火山角砾岩的性质,使之能够压制剥离细石叶。这是在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首次发现此类遗迹。该遗址还发现鸵鸟蛋皮类串珠装饰品100余件,是华北旧石器遗址中出土装饰品数量最多的。

  新庙庄遗址文化层序丰富、地层序列清晰,已确认距今12万至9万年、9.5万至8.1万年、7.5万至6.3万年、4.5万至4.2万年、4万至2.5万年、1.8万至1.5万年六个不同阶段的遗存,包含石片、陡刃修理石片石器、石叶、细石叶、楔形细石核细石叶等多种石器技术类型,涵盖了华北地区所有石器技术类型,发现华北地区最早的石叶、最早阶段的细石叶技术,揭示了石叶到细石叶技术发展成熟的过程,各种技术间继承发展关系明显,构建起华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。

  新庙庄遗址是泥河湾盆地一个特殊的地貌类型,其所处的时间段正是现代人演化并在全球范围扩张的关键节点。目前,该遗址石叶、细石叶技术呈现出本土石器技术逐渐演变的迹象,对于研究石叶技术起源、细石叶技术来源等国际学术问题意义重大,对探索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模式价值非凡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hly.hebei.gov.cn/c/2024-12-23/579285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友情链接:

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旅游文化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旅游文化法治网 lywhfz.org.cn 版权所有。
京ICP备07014598号-94
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5、010-53382908,监督电话:1851846985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06414697 通联QQ:12243689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