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法治网!

当前所在:网站首页> 旅游文化服务 >正文

以耳代眼,多伦现代美术馆关注艺术中的声音

时间:2024-03-08 作者:佚名 来源: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 

  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的“听路: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实践”近日开幕,展览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为时间节点,以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展览为线索,通过文献资料来回顾声音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,观察中国声音艺术家的创作演变,思考声音艺术在当下的艺术生态与未来的可能。

  杨嘉辉,消音状况之二:消音舞狮.jpg

  图说:杨嘉辉,消音状况之二:消音舞狮

  “听路”把声音艺术与视觉艺术,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为切入点,为公众提供一个新的“听觉角度”。展览由殷漪担任策展人,参展艺术家有陈维、孙玮、王长存、颜峻、杨嘉辉、张安定。展览选取了“唤醒巴特西”(2006年)、“转速:中国声音艺术大展”(2013年)和“原音:太原的地方声景”(2021年)三个展览作为锚点,展示三个展览的档案资料、部分参展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声音艺术作品、艺术家访谈,以及相关的艺术评论。

  “听路”一词提供了一种异于视觉文化的展陈,但并非用“听觉”去替代“视觉”。展览中出现的声音艺术作品中,大量使用了图像材料与视觉形式。策展人殷漪提出:“当声音艺术家开始使用视觉范式与图像材料创作声音艺术作品,这到底是一种激进,还是一种妥协,是观念还是策略,是开放还是迎合?”作为艺术展览,殷漪希望“听路”是一个空间,一次关于“声音艺术”“听觉”“空间”“视觉”关系的再思考。

  陈维,《协奏曲弹幕》,多媒体装置.jpg

  图说:陈维,《协奏曲弹幕》,多媒体装置

  展览将展出至2024年6月16日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hlyj.sh.gov.cn/gqfc/20240304/2d5fcd3fbebd4620acfb837797c08c6f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友情链接:

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旅游文化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旅游文化法治网 lywhfz.org.cn 版权所有。
京ICP备07014598号-94
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5、010-53382908,监督电话:1851846985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06414697 通联QQ:1224368922